©EDSA | Insights | Students Studying on Bench

见解

©EDSA | Insights | Students Studying on Bench

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返校时产生忐忑不安的心情十分正常。然而,本学年却弥漫着另一种忧虑,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原本属于共享足球比赛、社交聚会和校友同宿的校园时光,却瞬间转变为了远程学习、减少或取消校内住宿。与此同时,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反复波动,何时回归正常的生活依旧是个未知数。向虚拟教室、合作教育模式和混合环境的过渡是大学体验的新支柱。作为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即使无法实现”真实”大学社交体验,我们应如何设计一个加强连接性、限制接触性,同时还能提供教学连续性的教育环境?

虽然并非十分切实可行,但据悉仍可通过技术实现社会融合。在线课程和数字材料、视频会议和虚拟面对面工具(如Zoom会议)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正呈现出多米诺骨牌趋势。随时随地教学模式的实现开启了一扇讲堂外世界的大门。然而,数字技术对大学院落中的充电站、接入WIFI、公共空间和户外区域要求更高。人们的需求是空前的,公共空间必须同时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学习体验。而且,上述需求的实现必须以不牺牲人身安全或不增加健康风险为前提。

©EDSA | Insights | Building Exterior

人数的锐减也是物理空间变化的催化剂。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或不再使用的老旧建筑、车库和宿舍将被仔细评估。操场、娱乐空间、草坪、植物园或带座位和照明的主题花园等建筑可能会被拆除,以腾出空间建造新的或扩大的户外区域。其他空间可能会进行翻新,并融合室内和室外的室内庭院、天窗、小型四合院和连接宿舍或其他设施的野餐区。为应对各种学习方式、保持身心健康,一些教授甚至选择在户外上课,从而推动了对露天剧场、有顶天井、自然小径、夜间照明和暖气空间的需求。灵活性强的多用途“融合”空间将成为新常态。

作为设计师,我们以尊重校园的历史、特色、人文和特色美学为前提,也在依靠当地艺术家以吸引人的方式调解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设计将雕塑融入庭院和人行道,以此巧妙地影响交通模式,限制学生的大规模聚集。马赛克瓷砖、壁画或压制混凝土图案形式的街头艺术,将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醒人们保持距离。

©EDSA | Insights | Colourful Pathway

在这一学术变革中,令人欣慰的一点在于,如果现有校园设计的初衷是通过整合体验以促进学习和整体健康,那么大部分校园设计将不会受到影响。例如,由树木、植物和大草坪支撑的传统四合院将继续维持其标志性建筑的地位。最初设计营造一种场所感的喷泉、水景和显眼的人行道,而今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加速创新成为校园的重要分割因素,并默默强调着自然对健康的重要性。

很大程度上,学校是一个社区的精髓——培育未来人才的摇篮。展望未来,设计师不仅要提供满足后疫情时代社会所需的空间,更要在宏观层面融入长远、长期的理念,这是重中之重。解决方案的重点在于定义和强调校园范围内有效的空间并调整或消除无效的空间。提出问题、巧妙解决,实现大学的变革性设计。